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 | 学工处“寻访家乡红色地标”活动点亮暑期思政课堂
当00后青年的脚步踏上革命先辈奋斗过的土地,当青春的眼眸凝望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印记,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这个夏天悄然展开。暑假期间,学工处以“寻访家乡红色地标”为主题,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,通过“实地研学+青春表达+实践转化”三维联动,引导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仰,在传承基因中锚定方向,让“技能成才、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在红色沃土中生根发芽。
“走进广州近代史博物馆,看见一件件文物,仿佛就能听见历史的回响,那是80年前抗日战争胜利的欢呼”,2024级小学教育1班王玥同学在研学日志中写道。此次活动中,学子们分赴家乡各红色教育基地,用脚步丈量信仰高地:在建川博物馆凝视“抗战文物陈列馆”中弹痕累累的钢盔;于中原局会议旧址重温《论持久战》手稿复刻件;在宿州烈士陵园为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敬献花圈……同学们结合家乡特色开展“一地一主题”研学,用心感受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。每一次的驻足凝视,都是对历史的深刻致敬;每一次的心灵触动,都是对信仰的坚定传承。在研学的过程中,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的滋养,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红色的种子,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以青春之名,踏寻红色足迹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技能成才、强国有我”的誓言。
通过此次活动,学工处成功地将暑期思政课堂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,让青年学子在亲身参与中感悟历史,在思考感悟中汲取力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正如国旗护卫队王籽言同学所说:“我们不仅要做红色故事的‘传声筒’,更要成为红色精神的‘践行者’——用护理技能守护生命,用工程技术建设祖国,用教育火种点亮未来,这才是‘技能成才、强国有我’的最好诠释。”
当青春与红色相遇,当技能与报国相连,这场跨越山河的寻访之旅,正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代代相传,让强国梦想在实践中熠熠生辉。
作者:高腾宇 审核:张雷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