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密反诈“防护网”
护航校园“安全岛”
金秋九月,新旅程已开启,各式骗局也悄悄上线。请把防诈指南与录取通知书一起装进行囊,让大学生涯从“零损失”开始。
擦亮双眼防陷阱
紧绷心弦筑平安
特别提醒新生
注意防范下列诈骗陷阱!
深入了解诈骗
刷单返利类
骗术特点:
以“低投入、高回报”“在家赚钱”为诱饵,社交平台发布刷单任务,初期小额返现引入局,后期以“任务未完成”等为由拒返现、索充值,最终失联,常伪造记录吸引大学生。
防范关键:
知晓刷单违法,拒做垫付资金的刷单;
不点陌生链接,不下载非官方APP;
被骗后留证据,立即报警并冻结账户。
校园贷类
骗术特点:
以“无抵押、秒到账”诱学生贷款,实际为高利贷,用“砍头息”“套路贷”让债务激增,还可能索要敏感信息威胁还款。
防范关键:
树立正确消费观,通过合法渠道解决资金需求;
了解监管政策,不签非正规贷款协议;
保护个人信息,不随意授权隐私权限。
冒充官方类
骗术特点:
冒充电商、快递等客服,以“订单异常”“退款理赔”等为由,套取银行卡信息或引导点钓鱼链接,甚至伪造官方电话增加可信度。
防范关键:
牢记不透露验证码、银行卡密码;
拒绝转账或“资金验证”,不按对方指示操作。
冒充熟人类
骗术特点:
冒充同学、老师等,以“急需用钱”等理由索转账,可能盗用账号、仿聊天语气,用借口推脱身份核实并催转账。
防范关键:
熟人索转账务必电话、视频核实;
定期检查社交账号安全;
账号被盗及时通知好友。
虚假招聘、实习类
骗术特点:
以“高薪兼职”“实习内推”为诱饵发布虚假信息,收取押金等费用后不安排工作、不退款,或签不平等协议、让学生免费劳动。
防范关键:
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,核实企业资质;
拒交押金等费用;
签合同前细看条款,有疑问咨询相关部门。
虚假购物类
骗术特点:
社交/二手平台发低价热门商品(如电子产品),以“稀缺”“先付先得”诱骗脱离平台,通过微信、支付宝或不明链接私下转账,后不发货、发假货或拉黑。
防范关键:
只在正规平台交易,查商家信誉;
拒绝任何私下交易;
绝不提供验证码、银行卡密码。
网络游戏类
骗术特点:
游戏内/论坛发“低价卖装备、代练、高价收号”信息,以“手续费、定金、激活费”等理由索钱,或发钓鱼链接盗账号、虚拟资产。
防范关键:
走游戏官方交易渠道;
警惕游戏内陌生交易搭讪;
不点不明链接;
账号被盗立即联系官方客服并报案。
培训贷类
骗术特点:
以“高薪就业、技能提升”为幌子,用“0首付、低利息”诱导贷款付培训费,实际利息高、培训质量差,甚至机构跑路。
防范关键:
查培训机构资质、口碑;
不信“保证就业、高薪、0首付培训”;
签合同前细看条款(内容、费用、退款等)。
冒充公检法类
骗术特点:
改号伪装“110”等官方电话,称涉重大案件,以“保密”“发假逮捕令”施压,诱骗转钱到“安全账户”。
防范关键:
公检法不会电话办案、设“安全账户”;
存疑时自行查询官方电话核实,不回拨号码;
拒绝加社交软件收“法律文书”。
防骗小贴士致学生
1、陌生好友不轻加,对陌生的好友申请和群组邀请,多一份审视,少一份轻信,莫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。
2、可疑链接绝不点,无论是短信、社交平台里的不明链接,还是路边的陌生二维码,坚决不点击、不扫描,防止陷入钓鱼陷阱。
3、个人信息不外泄,住址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及各类密码、验证码,如同隐私的“防火墙”,绝不能向他人泄露。
4、兼职陷阱仔细辨,对于网上标榜“高薪低劳”的兼职,尤其是要求先交定金的,务必擦亮双眼,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。
5、账号密码妥善管,QQ、微信、支付平台等账号密码要严格保密,切勿买卖、出租、出借个人证件和账号,守住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关卡。
致家长
1、若遇群内或私信收费要求,务必保持警惕,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与学校老师核实,切勿盲目转账。
2、妥善保管自身手机、银行卡等,不要让孩子知晓支付密码,避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资金操作。
3、定期关注孩子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动态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。
4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,教导其对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、链接做到不看、不理、不点,对陌生人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拒绝。